总有人会关注——观上海杨培明宣传画收藏艺术馆有感

时间:2014-03-24浏览:726设置

    3年前,我在图书馆的文献阅览室查数据。坐在我对面的老人则在翻阅厚厚的文献档案,时不时将上面的文字誊抄到破旧的笔记本上,档案的时间是1966年-1976年。那一代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避”或“回忆”这段特殊的历史。我从未听过奶奶或外婆谈论过这段历史,和我们在教科书上看到的一样,历史被拆成了一个个片段。“文革”似乎突然就发生了,没有任何征兆,然后突然就结束了,销声匿迹。老人们不再提了,我们也无从感受,历史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名词,没有形容,没有修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会有人试图感知。 因此当我知道这样一个博物馆时,我很惊讶有人竟然在以自己的力量保存这段历史。当然,“杨培明宣传画艺术中心”这个名字也不会让人了解其中展品的内容。本来作为徐一文老师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课程的参观内容,更多应该去思考博物馆展品的价值。而作为12级艺术管理的员工,更应该去关注博物馆本身的运营。但这个特殊的私人博物馆更多带给我们的是历史的感性体验。我们也如同那些一同参观的外国游客一样,对中国这一时期的文化如此的陌生。看着画上的人物,标语觉得奇怪,翻着以前的教科书觉得好玩。唯一熟悉的只有六年级语文书上的“并背诵全文”。 也许这个博物馆会永远蜗居地下室,靠着外国游客的口耳相传和小区保安神秘的名片维持。但至少有人去参观,有人去收藏。社会在广泛讨论我们物质和非物质流失严重的同时,有人在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低调的去保护着这些文化。(文:张钰  编辑:马澜、黄思梦、禾木)

Copyright © 太阳成集团tyc151cc(中国区)有限公司-官方网站.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