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12级艺术管理班同学在张蕾老师带领下来到上海大剧院考察舞台幕后工作的实况,完整地了解了舞台剧目从无到有、从原始状态到完美呈现的管理流程。
在参观大剧院后台的过程中,我们对舞台设备的装配、舞台各个部门的调度(包括音响)、装台一系列演出的幕后工作、安全状况的保障相关的注意事项、一些细节环节的具体参数进行了一个完整的了解。在老师的讲课的过程当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国外剧院较为先进的理念以及更为规范的剧目管理流程,在一个剧目工作运行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到演员、观众利益与需求以及剧院本身的硬件设施的条件是否已经符合应有的标准。比如一台芭蕾舞剧,它对地板的要求和别的类型的剧目是不一样的,那么在排练之前剧院方面首先要对地板的有关详细数据和参数的资料进行检查;对于演员来说,芭蕾舞演员往往会对舞台的温度提出要求,这是因为在某个温度范围之内他的状态会发生变化(温度如果不适宜会使得演员受伤);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经常会忽视的观众部分,比如说一个剧目里有一片段需要放烟雾,剧院方面首先要说明烟雾的成分,告知观众是否有害,在国外剧院都会注明“请观众禁止靠近”这一类的提示性标语,而在我们剧目管理的工作当中似乎还未产生这样的观念。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工作就是些后勤保障,和艺术本身没啥大的关系,但我认为这恰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艺术水准。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意识到我们许多作品最后呈现出的效果不如国外的剧目,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演出前准备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细节还没做到位。所以我们无论在剧院管理、还是在其他艺术管理领域,都要严格地遵守每个环节设立的标准,保持高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这是一个民族对待文化所应具有的态度。(12艺管 文:孙令 编辑:马澜、禾木)